新闻中心
张登科先生原创文章:在贫瘠中温暖绽放~
家乡太白的初秋,远山如黛,近柳如烟,一花一叶,一草一木,都透着一种别样的美。这个时节无论行走在哪座山间,只要稍加留意,就会看到一簇簇粉粉白白的云锦般的花朵,安静地盛开在它们喜欢的山坡上、小河边和树林中。这就是秋天山野中最为常见的野棉花。它们总是在百花逐渐凋谢的秋季出场,为我们注入温暖人心的力量,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意。“闲看秋色到山家,几曲清溪绿树遮。惊起一双黄蛱蝶,见人飞入野棉花”。蝴蝶与野棉花相映成趣,是初秋时节山野中不可或缺的物候风景。
大自然总是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有心人。当你走近一株野棉花,就会发现恰如它的别名“秋牡丹”一样漂亮,叶绿、蕾红、杆直,花朵永远向阳而生,花容显得素雅大方。五瓣柔嫩花瓣的背面,泛起丝丝潮红,似莲非莲,楚楚动人。一圈众多金黄的雄蕊,围绕圆锥形雌蕊,散发出木质感的香味,简单纯净。低垂的酒红色花蕾与仰面朝天的盛开花朵,在初秋的蓝天下随风摇曳,一种安然娴静的自然美被它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花期过后,一团轻柔洁白的棉花出现在枝头,像天空飘落在地上的云朵。待秋风一吹,绒毛绽放开来,如片片绒花自由自在享受着秋风的抚摸。
野棉花是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,与锦葵科棉属植物的棉花不同,其纤维短,不可纺线。但野棉花拥有着和棉花一样质朴的爱,靠近它的身边,就能感受到温暖的味道。在生活困难时期,野棉花温暖了很多家庭。把蓬松的野棉花摘回来,用竹棍抽打,使其花籽脱落,然后用来填补棉袄、棉鞋里塌陷的旧棉花。那时候由于天天吃粗粮,大人为了变个花样,在玉米面里加入野棉花,让其变得有筋丝。擀成厚厚的面条,吃的时候只能吞咽,不敢咀嚼,否则就会吃出满口的野棉花纤维。见到野棉花总会感到特别的亲切,它代表着物质匮乏却不失快乐的童年。
野棉花生命力极其顽强,不惧风霜雨雪,有点雨露就成长,给些阳光就开花,只要人们需要,野棉花就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一切。野棉花的根具有清湿热、解毒杀虫和理气散瘀作用。民间用来治疗腹泻、痢疾、蛔虫、小儿疳积、脚气肿痛等疾病。
我站在小河边,静静地凝视一簇野棉花,静静地品味,发现野棉花总是在最贫脊的地方绽放美丽。它开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,它是在自由地表达既喜纳阳光、也无惧风雨,它只是无意中把我们的眼睛照亮了。